两会房地产界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关注智慧物业建设 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带着对行业的思考,今年房地产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们,拿出了一份份颇有建设性的提案议案。鉴于物业在基层抗疫中展现出的贡献和力量,疫情之后,众多代表委员将着眼点放在了社区生活完善、物业建设上。调整物业费定价、调价机制,强化品质“生活圈”构建无忧“保护圈”,大力发展智慧物业等,都是他们关注的话题。

在我国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养老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点议题,有的建议养老物业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也有的建议加快养老产业立法,完善土地支持政策,落实养老用地供给。

全国政协常委、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

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傅育宁今年一共提交了7份提案,涵盖港澳人才“市民待遇”、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国企医院、健康养老、精准扶贫和物业管理等热点议题,涉及房地产行业的提案有两个,一个是“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另一个是“调整物业费定价、调价机制,加大力度扶持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新冠疫情后,恢复经济增长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中央及时发出保就业等“六保”的总动员令,为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傅育宁建议以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为契机,出台政策支持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为了做好旧城改造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的工作,傅育宁建议: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并将发展养老物业与旧城改造相结合,让养老机构能够以合理成本获得核心城区内,适于改造为康养用房的存量不动产。

二是改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增加康养相关设备。如允许在容积率不变的前提下重建老旧建筑;降低商业建筑中康养项目的公共服务收费水平等。

三是适量引入农村建设用地用于养老设施建设。在解决养老难题和主要发展障碍的同时,提振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民生需求,恢复和巩固社会经济发展。

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此次新冠疫情,更加凸显了物业管理行业对于维护社区安全和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面貌等的重要作用,更是践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主要行业。但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存在整体税负过重、收费标准非市场化及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行业分类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傅育宁建议:

第一,建议完善物业费定价、调价机制,全面取消一至三线城市的物业费限价政策,将定价权交由市场决定。同时建议各地政府出台配套政策,促进物业费科学合理的调整,理顺服务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第二,建议尽快出台符合物业行业特点的财税政策。建议给予物业企业“生活性服务业”的行业认定。根据财税【2016】36号文,物业管理属于现代服务中的商务辅助服务,无法享受疫情期间生活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与物业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经营实质严重不符。

明确物业用房的税收法律适用范围,并免征房产税。国家税务部门应明确物业用房是否征收房产税,规范地方税务局在实际执行中的政策理解差异。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红:

建立新型协同融合机制,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李建红认为,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交通强国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积极参与。今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应加快构建交通强国建设新型协同融合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企互动,凝聚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

对此,李建红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创新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交通强国新型融合推进机制。建议交通运输部抓紧研究设计中央政府层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争取国务院领导挂帅,提升《纲要》实施组织层级,切实加强部省际密切协同,充分吸纳交通物流骨干企业参与,制定重点工作任务督导监察及考核制度。要着力强化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部管国家局一体化运行等统筹力度,加快健全综合交通运输行政运行机制。要研究推动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物流管理体制,强化交通运输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探索创新物流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管理的大部门体制机制。

第二,强化协同联动,着力培育龙头骨干多式联运经营人。建议交通运输部在推进完善多式联运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基础上,创新与龙头骨干企业的互动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业务指导、技术传导,搭建创新合作平台,继续推进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有效整合资源的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动铁路、港航等大型交通物流企业强化协同合作,形成跨运输方式、跨物流环节一体化运营的协同效应,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多式联运经营人,使之在装备技术创新、运营组织模式创新及参与国际多式联运竞争等方面发挥市场引领作用。

第三,引导企业参与,积极推进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建设。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健全国家储备体系中,充分利用龙头骨干企业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优化布局设置救援物资储备仓库、中转场站和配送中心,规范应急保障服务功能,确保应急状态下及时保供。建议国务院国资委牵头,联合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在整合央企航空货运资源基础上,研究组建中国航空物流集团,提升“规模化机队+专业化枢纽+国际化网络+全程化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企业。建议交通运输部强化应急运力储备“国家队”建设和管理,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应急运输保障主力军,强化应急物流设施装备、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举措,建立健全专业培训、应急演练常态化机制,确保关键时刻应急运力调得动、用得上。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抓紧重新研究重要进口战略物资“国货国运”长效保障机制,当前要着力推动油气央企和油运央企的紧密合作,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签订长期合同,同时着眼长远,研究组建五星旗战略物资应急运输保障船队,建立健全平战结合的运营管理机制。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

强化品质“生活圈”,构建无忧“保护圈”

2020年5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出席大会,并在此次会议中提交了《加强基层医院防控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品质“生活圈”,构建无忧“保护圈”》《增近文化认同,实现湾区共融》《集聚侨智侨力资源,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把握冬奥契机,大力推广冰雪运动发展》《守正创新,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举措、新机制》的提案,同时还提交了《加大国家声音在港落地力度,提升香港青少年国家民族意识》的书面发言。

在强化品质“生活圈” 构建无忧“保护圈”的提案中,许荣茂表示,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已进入下半场,人民群众的追求逐渐转变为追求品质优先和美好生活。社区生活服务关乎民生所需、公共服务体系及城市生活建设,巩固、优化、扩展社区生活服务业的功能与外沿至关重要。对此,许荣茂提出了几点建设性解决方案:其一,政府、社区、城市运营商三方携手,强化品质“生活圈”。具体包括建议各地政府根据城市特质,完善商业中心及商业网点布局;建议统筹规划,将街道便民服务与社区综合商业结合;建议政府加大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搭建文体综合平台。其二,社区、物业、专业服务商三方携手,构建无忧“保护圈”。建议社区居委会、物业协同公安机关做好本地及外地人口信息登记工作,以此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建议由社区牵头、物业配合执行,建立全民健康防护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腾蛟:

建议加快养老产业立法,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规范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着眼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实际中,养老服务业发展仍存在用地、融资、从业人员待遇等诸多制约因素,应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在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以提高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林腾蛟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牵头加快养老产业立法。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及养老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养老服务业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鼓励更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拓宽社会资本参与的渠道、领域,特别是加大对民营医护型养老机构的投入。这样不仅能够弥补家庭养老服务和政府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短板,而且对激活社会养老服务市场,提升社会养老服务品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完善投资养老项目配套支持政策。优先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土地支持政策,落实养老用地供给;在建设规划标准上,针对养老需求差异,综合考虑交通、医疗、生活便捷等因素,研究出台适合民营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设规划标准规范;在税收减免上,研究出台相应政策予以适度减免。

第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养老服务业结合,对接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促进养老服务公共信息资源向各类养老企业开放。

第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给予高校更多招生和补助政策,如放开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和招生地区限制、与扶贫扶智相结合,鼓励贫困地区相关人员报考、减免相关专业学生的学费、给予养老服务岗位从业人员相应补贴等,统筹解决医养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生活和医疗结合型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政策支持,对家政等生活护理人员通过资格认证培训、考试等提升医疗实用护理技能。建立一个养老志愿服务互换平台,依托平台成立志愿者服务培训机构。鼓励大型养老机构发展综合型专业护理人才培训业务,探索建立养老行业院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库,制定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长效激励和补贴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

大力发展智慧物业,助力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城镇基层治理机制

针对当前城镇基层治理存在的网络不健全不通畅等问题,杨铿在建议中提出,物业企业是城镇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行政管理手段下沉的有效手段,而发展智慧物业则是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他建议政府加大对智慧物业的公共投入,以此为抓手,构建党委、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城镇基层治理新机制。

杨铿认为,物业企业在抗疫中担当了大量的公共事务的职能职责,也有基础有能力在疫情后担任更长期更广泛的公共宣传、预防、建设职能。将物业企业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将极大程度上迅速补足基层治理人手不足、解决居民最后100米管理服务等核心痛点。

因此他建议,在城市和街镇,下沉基层治理重心,将物管公司纳入基层管理实施体系,构建党委、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的三级组织统筹管理,公安、卫生、消防、志愿者等多主体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党委是指挥棒,社区居委会是组织和监督员,物业企业和社区志愿工作者负责具体的实施落地。

抗疫实践表明,智慧物业兼具公共品和商品的价值,是物业企业作为基层治理触手的迭代升级。智慧物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进行系统打通,可实现基于对公民数据管理的国家现代化治理机制的构建。

杨铿建议,构建基于智慧物业的城镇数字化新型基层治理平台。具体来说,要鼓励物业企业建设智慧物业中台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将物业现有的生活服务App、智能安防、远程问诊等服务,与社区党建、居家养老、行政申请收件审核等公共事务工作的前端交圈,与公安天网联网分析;借助智慧物业的数据沉淀、分析、抓取、应用,实现对每一个居民的实时在线沟通协作;在疫情、管制等特殊时期,进行不良事件趋势分析、风险实时监测、异常治安快速联处,以弥补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治理方式的补位和升级。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