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首个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的建筑迎来新进展。3月19日下午,记者探访地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零碳智慧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整个建筑被玻璃幕墙环绕,工人正进行内部装饰装修作业。“目前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将于6月30日竣工验收。”济南先投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负责人高福波说。
身披“智慧生态罩”,年光伏发电可达95万度
走进零碳智慧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通体的玻璃幕墙引人注目,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从建筑外观看,整个建筑被玻璃幕墙环抱,犹如身披一件蓝色外衣。这些看似普通的玻璃,其实暗藏玄机,对该项目实现零碳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是‘智慧生态罩’,是建筑物能真正零碳运行的关键。”高福波告诉新黄河记者,它主要由顶部和侧立面两部分构成,侧立面采用透光性极强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玻璃,在不影响采光、通风的情况下,还能产生电能;顶部则采用单晶硅光伏板。
其中,智慧生态罩所采用的光伏一体化玻璃和超低能耗玻璃由地处起步区的山东温声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应。“该项目采用了1500平方米建筑光伏一体化玻璃,每平方米玻璃发电减碳效果相当于种了4棵树,1500平方米玻璃年发电量约为11.25万度。按设计年限不低于25年计算,总发电量约262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00吨,节约标准煤1044吨。”山东温声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ipv事业部负责人李华举告诉新黄河记者,超低能耗玻璃可明显降低建筑冷热负荷,节省夏日遮阳、内遮阳等设备投资。
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将利用周边绿电约550万度。“太阳能合计发电量约95万度/年,主要用于充电桩、展厅直流配电和低压配电余电上网,相当于节约煤炭1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0吨。”高福波说。
除了光伏发电效果,整个智慧生态罩系统作用更为广泛,整合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电系统,结合智能遮阳调节、智慧通风、雨水收集、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发挥生态调节作用。尤其是,智慧生态罩的出挑部分与超低能耗区外周边形成“空腔系统”,通过热量调节,可实现冬季提升温度、夏季减少热堆积的效果,减少空调负荷,最终实现整体能耗的降低。
室内打造倒梯田式公园,集成多项技术推动零碳运营
除了“智慧生态罩”的特色,从该项目鸟瞰图看,整个建筑如同喷涌的泉水绽开五瓣水波。走进项目内部,高耸的建筑大堂造型,犹如泉水向上喷涌。
高福波告诉新黄河记者,按照设计规划,该项目充分融入泉城文化理念,采取“以泉为形,内聚外合”的建筑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内部将打造梯田式公园。二层连接三层将设置健康步道,过渡区域设置退台花园,屋顶设置健身公园。整个项目犹如一个有盖的花园建筑,拥有开阔的空间、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室内将打造倒梯田式公园,种植高固碳植物,使室内绿化覆盖面积达4700平方米,室内绿化率达到10.1%,改善室内工作环境。”高福波告诉新黄河记者。
这样的造型背后,体现了该项目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有“生命”的绿色生态仿生感知建筑。为实现零碳运营,该项目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规建运营的全过程,采用高性能钢结构体系、健康室内环境保障体系、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测体系、多元耦合能源体系、集成降温系统等17种国际领先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符合绿建三星、美国LEED铂金、美国WELL铂金等多种行业前沿技术标准。
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技术融为一体,使得该项目尚未落成便斩获国际大奖。早在2022年12月,在第十七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上,该项目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是济南市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公共建筑。
6月底有望竣工验收,将成为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运营中心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24万平方米,建设已接近尾声,外墙幕墙系统完成95%左右,室内装饰装修完成80%左右,将于6月30日竣工验收。”高福波说。
从功能设置看,该项目地上空间包括智慧运营中心、办公、展厅、报告厅、餐厅等,地下空间包括地下停车库、能源服务设施、配套功能服务用房、设备用房等相关附属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