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带一路”故事|中国建筑总是与属地人民心连心

10月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汽车驶入艾尔特纳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居民住房。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社区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90多岁的埃吉加耶胡·梅科嫩家里迎来了一群熟悉的中国面孔——来自中国建筑的援非建设者。两年前,是他们将这个位于亚的斯亚贝巴郊区的平民社区修葺一新。
此前,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就是梅科嫩全家人的容身之所。因为年久失修,雨季来临时雨水顺着墙体的裂缝流下,在房间里滴滴答答。为了避免房子坍塌,一家人将衣柜紧贴墙壁摆放。
梅科嫩的女儿马特拉·贝克勒两年前在市区打工,赚些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有一天,接到父母通知家里要装修改造,贝克勒兴冲冲地赶回来,她看到一群中国人正在加固墙体,从屋顶修缮到内外墙面粉刷,每一步他们都亲力亲为,原本破败的房屋焕然一新。随着社区环境的改善,贝克勒也回到父母身边,做起了小吃生意,不仅收入比之前高,还可以随时照顾年迈的父母。
“非常感谢你们的无私帮助,没想到你们还记得这里!” 梅科嫩高兴地握住了来访一行人中曹连社的手。两年前就是他带人来家里一次次了解情况,耐心解答疑问,消除大家的顾虑,也是他顶着烈日在屋顶爬上爬下,不放过每一处细节。梅科嫩看建设者们辛苦,每天都会准备当地特色的美食给他们,曹连社不忍老人劳累,便多次婉拒这份好意。“你们还记得吗,有次我假装生气,说‘如果你们不接受我的食物,就别修我的房子了!’”梅科嫩笑着回忆道。

曹连社当然不会忘。在他11年的海外生涯中,相比建设楼宇大厦,社区改造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却感触最深。还记得刚接到改造通知,第一次来社区调研时,简陋破败的房屋、蚊蝇滋生的院落、坑洼泥泞的小路、居民们怯生生又渴盼的眼神……这些画面久久萦绕在他的脑海中。那一刻,社区改造成为曹连社发自内心想要做好的大事。回到项目部,他第一时间组建了高水平建设团队,紧急调拨采购钢筋、混凝土等物资做好前期准备。考虑到语言习俗和建造工期,曹连社还特地从当地聘用了3名属地工人,负责与居民沟通协调。
改造期间,社区不少居民前来围观,曹连社也不吝赐教,将正在施工的社区变成了建筑教学的课堂,向居民们耐心教授油工、瓦工等技能。
法斯汉·盖布雷便是这群“学生”中的一员。他聪明肯学、不怕辛苦,主动加入了社区改造的队伍中。不仅如此,在接受了中国老师的教学启蒙后,盖布雷正式加入了中国建筑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媒体中心项目。在大家的带领下,盖布雷两年就变成属地技术骨干。如今的他,有了收入可观的工作,也组建了自己的幸福小家,开启美好新生活。他说:“是中国建筑,给了我人生无限可能,让我们安居又乐业。”
无论是梅科嫩还是盖布雷,他们都感受到,中国建筑总是与属地人民心连心,共同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出海17年来,中国建筑不仅在埃塞俄比亚打造了多个地标工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两国友好合作提供了有效助力,更始终把提升技能、增加就业作为服务当地的长远计划。 

相关产品

评论